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或许是“国王”,但在索菲亚·科波拉最新电影《普里西拉》中,主人公是普里西拉·普雷斯利。这部根据普里西拉1985年回忆录《埃尔维斯与我》改编的传记片,着眼于描绘与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结婚的感受。“我们对埃尔维斯了解很多,”科波拉在电影的幕后特辑中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普里西拉的视角来展示这个故事。”
像科波拉之前的许多电影一样,《普里西拉》也着重描绘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14岁的普里西拉在德国认识了24岁的埃尔维斯,他成为塑造她整个人格的重要影响力,包括她高高的发型和浓妆。但这不意味着她将永远被他定义。这部电影展示了普里西拉如何在离开著名情人后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通过聚焦于普里西拉,科波拉也从一个较少被描绘的角度展示了埃尔维斯——一个控制欲强、有虐待倾向的人,这可能会惹恼那位传奇歌手的最大粉丝。(不过也会成为巴兹·鲁曼执导的《埃尔维斯》的有趣双片选映。)
但如标题所示,这不是他的故事。《普里西拉》忠实于主人公普里西拉本人的记忆,提供了一个吸引人的视角来审视流行文化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
埃尔维斯如何认识普里西拉?
1959年,普里西拉·普雷斯利(原名普里西拉·博洛)住在德国,因为她的父亲是空军军官,被派驻在那里。同时,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也在服兵役期间居住在德国。在回忆录《埃尔维斯与我》中,普里西拉描述自己当时在当地美军人员常去的餐厅吃饭,有位叫柯瑞·格兰特的男子来搭讪,问她是否是埃尔维斯的粉丝。她说是后,格兰特就邀请她和妻子一起去参加埃尔维斯家的聚会。尽管普里西拉的父母起初有些担心,但格兰特成功说服他们,因为他也像普里西拉的父亲一样服役于空军。
普里西拉在回忆录中写道,她特意挑选了一套海军蓝与白色的水手服,坐40分钟车程去埃尔维斯家时太紧张连话都说不出来。到达后第一眼就看见了客厅里的埃尔维斯,觉得他比照片上还要帅气些。格兰特把她介绍给埃尔维斯时说“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女孩”。埃尔维斯问她是高中几年级,她说九年级时,他笑着说“你还是个宝宝呢”。
《普里西拉》如何处理埃尔维斯和普里西拉之间的年龄差异?
电影中没有忽略埃尔维斯和普里西拉10岁的年龄差。在一场聚会上,有客人议论普里西拉看起来像个孩子。但电影没有直接指责埃尔维斯引诱或利用14岁的普里西拉。科波拉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说,“描绘他们的浪漫关系很棘手”。她一直以普里西拉的视角为重。“我只负责展示她的经历,让观众自行思考并下定论。”
普里西拉一直表示她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尽管在认识埃尔维斯时还是个少女,但她认为这个思乡的摇滚巨星觉得她比年龄更成熟,可以倾诉心事。她说埃尔维斯在德国向她“倾诉了所有的恐惧、希望和对母亲的失去”。
普里西拉父母为什么同意她搬到格莱斯顿?
1960年,服完兵役的埃尔维斯回到美国。他保证会和普里西拉保持联系,后来也真的常在深夜打电话与她倾诉。1962年,普里西拉两次飞到美国看望他,度过了圣诞节和新年在他位于田纳西州的格莱斯顿庄园。1963年回到德国后,她告诉母亲埃尔维斯希望她搬到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完成高中学业。
在回忆录中,普里西拉写道母亲对他们关系感到困惑,问“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他不能找个自己年龄的女孩?你才16岁,这个男人会给我们家带来什么?”不过,普里西拉还是成功说服了父母,她告诉《好莱坞报道》“我实际上是威胁他们,说如果不让我去,我自己会找到办法”。她认为父母担心失去女儿会比一辈子更糟,所以同意了。